为了把我的作息时间调成正宗东八区人类的作息时间,夜里12:00上床看书催眠。

      这个《且听风吟》文艺的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。说出来吧,资深小资会不屑的说“这都没看过啊,土鳖”;不感兴趣的会说“您可真文艺”,我把话先撂这儿了,你才文艺呢,你们全家都文艺。

      初四的时候吧(真郁闷,每次都要解释我们初中四年,不是我有意留级),阅读课上,从前桌MM那里看到了《挪威的森林》,高兴的借回来看,读后感就是,“艹,真tm黄,现在这些小姑娘怎么都这样!真的是太可爱了,太喜欢了啊 .”觉得调子阴阴沉沉的,对白很怪异,有种喝清水的感觉,顺畅而平淡;主要是那老多的sex描写。想到心爱的姑娘把书借我时欲拒还迎,羞答答加了句:“这书你不能看的”我就全明白了。当时我对这姑娘爱的要死,所以真的是感谢村上大叔,这他娘的就是宝黛共赏西厢记那出啊,哈哈。

      以后每次书店,外国文学部分总是会瞅几眼村上春树。后来我也买了和那个姑娘一样的一版《挪威的森林》收藏。再后来就没兴趣了,只对妞有兴趣。这个《且听风吟》,薄薄的一本小册子,很容易就读完了,顺利的超乎想象,和初四那会儿的感觉非常像。能听到低音贝司的声音,还有烟草的味道,这时候我要是再以45度角仰望天空的话,我就文艺了。

      《他的国》,高中的时候看他的杂文集《零下一度》,里面说他住校,卧谈会,他说天下的幽默如果是10的话,他宿舍的一个哥们是5,他是4,剩下的天下人平分那个1。可是他这个40%就已经让我做东八区的愿望破灭,又回到加德满都的作息时间了,有几个段子笑的我在床上滚了好几圈。那个50%呢?谁给介绍一下。《他的国》写小镇上的年轻人,或者说城乡结合部的年轻人。我也是小镇上出来的土鳖,所以感觉有些地方心理写得非常到位,我也是这么走出来的。

      接下来补习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,塞林格老爷子刚去世不久,不然也不会注意到他,虽然已经那么的有名了。

留下评论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